终于全国容积率都在下降了
时间: 2025-08-05 14:22:55 | 作者: 自动扶梯
产品介绍
-
有没有发现,最近的新房广告不再像往常那样,主打地段和配套。而是更热衷于把“
而且去化表现也很不错,在各地被改善客群抢购,多次出现了千人报名摇号、10分钟售罄、日光盘等热销场景。
与此同时,这两年全国的土拍市场上,低密宅地也广泛受到开发商的热捧,屡屡掀起多轮加价竞拍的小高潮。今年年初,容积率2.0以下的在售地块占比达到44%,为近四年新高
种种迹象说明,“低密”正在成为激活当下楼市的一把钥匙。当然,这背后离不开政府对降低住宅用地容积率的坚持
过去我们大家常常说,很多城市被困在高容积率之中。为了追求城市建设得更高、更快,批量建造了无数高容、高密的刚需性住宅。尤其像郑州、长沙、武汉这几个典型城市。
10年前城市平均容积率都在3.0以上高居不下,而且5.0以上的旧改项目比比皆是,有些甚至还超过了7.0。
实地踩盘的时候感受特别明显,从高速下来一路都是密密麻麻、近百米的高层,标志性的天际线高耸入云,仿佛来到了香港一样。
这些地方再叠加“7090政策”,在售楼盘里几乎看不到有小高层和洋房。一个容积率不到3、30层左右的高层住宅,销售都可以宣称项目是相对低密的改善小区。一片繁荣的背后也埋下了隐患,暴露出许多居住和安全问题,一旦再碰到烂尾楼更是会成为“城市灾难”。
2020年以后慢慢的变多的城市,开始意识到了控制容积率的紧迫性,陆续出台有关政策,包括调整计容规则、对建筑进行限高等,充分优化土地规划设计条件。
逐渐转向低容积率发展,鼓励房企开发“精细化、品质化”住宅产品。据中指研究院统计,全国22个重点 监测城市这几年 所出让的土地,容积率在1.5以下的比例有了大幅调整,2023年还只有11.7%,2024年已经提升到了18%,今年截止3月27日的占比也有17.6%。特别是郑州和长沙都有显著改善,2024年土拍成交的平均容积率已经分别降到了2.7和2.4。
就这样还丝毫不敢松懈,去年年底郑州发布了最新版《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》,进一步要求中心城区新编住宅项目容积率不超过2.5,并将住宅层高下限升至3米。新规效果立竿见影,今年主城八区计划推出71宗地块、总面积近4000亩,容积率低于2.5的地块面积有1965.93亩,占比差不多过半。
而长沙公布的2025年拟出让住宅用地第一次清单,33宗地块中也有17宗的容积率都低于2.5。要注意的是,各地不光降低了新出让地块的容积率,而且很多之前出让的高容积率地块,拿地的开发商和有关部门协商后,也能在合理范围内调整规划、实现降容。毫无疑问,一个全新的低密时代正在来临。
大家都知道,容积率对于住宅产品形态有着决定性作用。容积率越高,就代表着楼层数越高,居住舒适度也会相应打折扣。
业内一致认为容积率低于1.2的可以叫做低密地块,用来建造6层洋房、别墅还有叠拼等改善产品。这些都是近20年来供应相当稀少的产品,具有高层或超高层很难来做比较的居住体验。
因此,各地降容之后,新房市场的产品形态也随之发生明显的变化。刚需面积段的供应比例有了一定的减少,洋房住宅如雨后春笋般集中冒出。
在供应数量提升的情况下,全国110平以上的三个改善面积段,成交占比逐年都在稳步增加。也和110以下的两个偏刚需面积段的下滑,形成鲜明对比。
结合当下第四代住宅的最新标准,现在的洋房还做了很多户型和配套的创新改进,在不知不觉中已经“卷”到了新高度:一楼带地下室,顶楼送灵动空间,使用空间感更强;产品出现了“全景舱”设计,客厅三面都环绕着超大面积的玻璃窗,叠加无柱少梁化的框架结构,给观景体验带来了质的飞跃;室内采用对标欧洲的科技系统,以实现“舒温、舒湿、舒氧、舒净、舒静”的极致居住体验;公区还能植入庭院系统、生态缓冲带、立体景观轴等……
要知道这些过去都是大平层豪宅才配有的设计,最终呈现出“户户有花园,家家有庭院,得房率超过100%”的落地效果。
更重要的是自2023年“限墅令”松动以来,一二线城市时隔多年又出现了别墅地块。从上海、北京到广州,再到杭州、成都等地的土地推介大会和出让市场,都纷纷宣告了别墅产品的回归。
此外,上海市区还出现了风貌别墅这种顶豪特殊产品,给终极改善的客群在老城区的塔尖地段,带来“独门独院、有天有地”的独特生活享受。
第一点也是最直接的体现,就为了打造好产品,提高去化率。容积率克制意味着地块有能力做出更高端的产品,房企也有机会做出更出彩的产品,吸引更多客户,以此来实现溢价。
这两年各地高端改善型楼盘的数量猛增,再加上不限价政策,新房的平均备案价格也在水涨船高。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3月70城房价数据,新房环比上涨的城市达到了24个,比2月又增加了6个。
这些产品不单单卖得贵,而且卖得好,四代宅直接一跃成为了各大城市的销冠,从一线到三线乃至义乌这样的县城,都走出了逆势热销的独立行情。
第二点是为了推动房企拿地,以提振土拍热度。全国楼市自2021年下半年进入深度调整期,开发商的拿地积极性出现显而易见地下降,更偏好拿一些核心地段、低容积率的好地块,容积率过高的地块往往无人问津。
随着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,各地政府纷纷开始调低容积率,来吸引开发商拿地。另一方面,低密地块也因为“小而美”的优势,自身规模小、总价低。
为资金链较紧张的房企拿地开发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,在好地块供应增加和出让门槛适度放松的双重推动下,地产行业从早期的“规模扩张”转向了当下的“质量升级”。这两年土拍市场的热度有了不小的回暖,每逢低密地块,报名的房企数目都不在少数,有的更是创下近三年来溢价率新高、刷新楼板价纪录。
据统计,全国重点城市的平均溢价率前两年一直在8%以下,也在今年1月重新再回到了8.7%,并在3月突破了17%。
第三点就是给购房者带来了好的居住体验,充分满足改善需求。容积率每低0.1,意味着绿地率增加约1%、楼间距增加约2米、日照时间增加约15分钟……无论是密度、舒适环境还是公区空间等多个角度,业主感受都完全不同。
以华润置地在上海打造的虹桥润璟为例,项目采用了全洋房排布,楼栋之间的排布方式错落有致、相当舒适,也带来了只有纯粹洋房社区才能有的超大尺度景观空间。还有长沙市中心的保利天瑞,是当地唯一一个将洋房建在湿地公园内的项目。洋房产品还有专属巷院,做到园中有巷、巷中有院的独特布局,既具备府院仪式感又融入了自然的松弛氛围。
而且这些低密小区环境将会更“宽松”,一系列因为密度高引发的问题,比如停车难、高峰期堵车和等电梯等,都能得到极大缓解。
不可否认,“向高向密”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。此时此刻全国都选择去下调容积率,把低总价、低密度、确定性高的地块作为供应主流。目的只有一个——提升产品的品质,实现差异化竞争,以应对楼市同质化去库存的巨大压力。
刚开始大家可能还对什么是低密时代的“好房子”有点摸不着头脑,现在伴随市场的巨大变化,新一代住宅产品的画像已经越来越清晰了。全行业就是要打造低容积率、得房率高、居住舒适度更强的房子,这也和前几年的次新房,还有规模庞大的老破小拉开了一道分水岭。
我们小区1.1,但是绿化太大就很考验物业管理能力,管得不好就是荒郊野外[捂脸]
以后卖房就换各种特色就行,大面积、低容积率、低公摊、无宠物等等,都是卖点。
警方回应“亮证女”是公安局领导:不属实;遭逼迫让路当事人称暂无单位和工作人员联系自己:没什么压力,诉求不变
8月1日,广西防城港市公安局边境管理支队发布情况通报:8月1日上午,有网民及媒体发布视频称“会车遇奔驰女司机亮证逼迫让路、派出所民警上门要求删帖道歉”。
王昊昀,男,1980年4月生,汉族,江苏南京人,大学学历,公共管理硕士,2002年4月加入中国,2002年7月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疗保险专业毕业,进入原江苏省卫生厅工作,长期从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。
近日,深圳市民王女士称,她去大梅沙海滨公园游玩时,在沙滩上被一头野猪攻击撞倒。当事人王女士表示:“突然就被撞了,然后看到了一只野猪,当时我站起来的时候,就发现左腿受不了力。谁也没想到海里会有野猪,这经历能吹一辈子。
近日,广西防城港“奔驰女司机亮证”事件持续引发热议,目前多个线日下午,平头哥接受大河报《看见》记者正常采访时称,防城港市相关负责人联系到他,称涉事奔驰女司机并非公安人员,只是一个普通的经营者,证件是假的,没用警务通之类的工具查他个人信息。
甘肃32头牦牛凌晨过马路被大货车撞上,交警:死了16头,每头市场价6000元左右(极目新闻)
对处女座来说一小段冷静期才是处理问题最有效的方法。 #处女座 #陶白白
宗馥莉“首战”输了?并没有!十个关键问题读懂宗氏子女18亿美元“信托纠纷案”
“宗家三兄妹”为原告,娃哈哈现任董事长、宗庆后之女宗馥莉为被告的18亿美元争产纠纷,有了新进展。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根据对此案的长期追踪观察,以及对43页香港高等法院判决书的详细分析,提炼出以下十个关键问题及回答。
警方上门监控视频曝光,“亮证逼迫让路”事件“让路男”还原事件经过,再发声:希望纪委介入调查
8月2日,据海报新闻,广西“亮证逼迫让路”事件当事人“让路男”再发声:“希望纪委介入调查,因为普通人哪有这么大的权力,可以调动派出所,调动村委来帮她搞定这个事情。第二个是她公开道歉。”
来源:【黑龙江日报】近日,深圳市福利彩票发行中心官网发布一则公告,提醒一名未领奖的大奖获得者尽快前往指定地点兑奖。
中国女篮在深圳亚洲杯仅获第三的结局,直接把球迷心揪到了世界杯预选赛的悬崖边上。世界第二的排名要是保不住,这批姑娘们从东京奥运银牌积攒起来的国际赛场信任度,恐怕要被釜底抽薪。